中医必读经典-金匮卷(口袋书)

- [ISBN]9787530456453
- [Category]
Medical
- [Author]李瑞 晏军 《金匮要略》·张机《金匮要略心典》·尤怡
- [Press]北京科技
- [Edition]2012-03@1:2012-03@1
- [View-times]1814
- [Last-time]2025-05-05 03:20:32
- [Price]12.00
- [LDate]¥0.00 Lend For Free
- [LWeek]¥0.00 Lend For Free
- [LMonth]¥0.00 Lend For Free
- [LTerm]¥0.00 Lend For Free
- [GreenAssociator]¥10.87
- [Sale]¥12.00
- [ordersquantity]
Introduce
前 言
中医学是在浓厚的古代哲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具有理性思辨和哲学睿智的医学,在其发生之初即与当时先进的哲学思想相结合,从整体角度宏观地把握人体,其突出的特点就是运用阴阳、五行等哲学观念,将人体的脏腑、经络、气血与这些哲学思维方式相结合,从而形成了独特的中医思维方法,并以之解释人体的生理,分析人体的病理,进而用之以诊断和治疗疾病,并在临床上取得卓越的疗效。
中医学正是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方法认识世界和观察人体的。天人相应、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等方法已经成为中医学的标志。但是这种在大哲学基础上独特的思维方式,正随着社会现代化的进程,越来越被当今的人们所忽视。而古代经典著作中所蕴涵与揭示的理论内涵、思维方法和临床诊病技巧,亦随着忽视经典而被遗忘殆尽。如何能够有效地将这些内涵应用于临床之中,如何在现代逻辑思维占主导的现代社会中学习到这种独特的思维方法,是目前中医学习中的重中之重。
在国外,物理学家们认为,“在过去几十年里,物理学家和哲学家广泛地讨论了近代物理学所引起的这些变化,但是很少有人认识到它们似乎都引向同一方向,朝着与东方神秘主义者所持的宇宙观非常类似的观念变化”(注:东方神秘主义是指古老的东方哲学,其中包括中医的思维方法)。
在美国最尖端的科学家及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讨论中,已经深刻认识到东方的思维方法可能是解决当前复杂的社会、人体、经济等问题的最捷径的思维方法,它能解释一些看似非常复杂的问题,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因此,综合性的辩证思维方法越来越受到现代科学的重视,于是,在国外,存在着一种“东方回归”的思潮。许多国外的物理学家热衷于对东方思维方法的研究。
纵观国内外研究概况,东方思维方法不仅是中医学研究的思路,也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各学科研究的思路,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科学人士的重视。
深入研读中医经典著作正是学习这种思维方式最好的途径之一。
中医经典是中医理论的源头,其中不仅蕴涵着古人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规律的认识与把握,同时更是强调了以人为本、顺应自然的哲学理念。只有在哲学层面上充分认识与把握这种认识方法,才能进一步提高中医素质。
所谓中医素质是一个中医人整体的理论修养与临证能力的综合表现,体现在各个不同的方面,如对中国古代哲学、历史、文化的浸淫与了解,对中医经典理论的认知和体悟,临床思辨的灵活与深入,对理论及技能的内证与体验等。行之于临床,则表现为临证中的圆机活法,对疾病与人体异同的把握,通过表象直达本源能力,临床操作的手技与手法等,都是中医素质的体现。只有将中医经典理论及中华古典文化融化于血液中,深入到骨髓里的人,才是一个真正的中医人。正所谓:“至道在微,变化于穷,孰知其原。”
中医是一种境界,是一种将哲学、自然科学与艺术融为一体的学问。提高境界的方法就是研读、体悟经典著作,不学习经典,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对中医经典掌握的不同程度决定了其境界的高低。而这种境界又是通过“道”与“术”来体现的,“道”的理解与领悟,将直接影响到“术”的应用与发挥;而“术”的施用正确与否,又可以反证“法”的得失。纵观老一辈的国医大师,又有哪一位不是从经典人手,穷其一生,精研医理,才能在临床上挥洒自如,效若桴鼓?如此的成就,正是道与术的完美结合。
追随老一辈国医大师成才的足迹,在他们的修医之路上,研读经典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漫长历程。因此,在对本科生、七年制和研究生的教育教学中,我要求他们熟悉经典,诵读经典,闲暇之时,即要求其背诵。然而,中医著作,自《内》、《难》以降,可谓是汗牛充栋,学生的日常必修课、学位课和选修课等又十分繁杂,时间紧张,不可能遍读所有经典著作,如何选择一些既能体现中医经典理论特色,又简明扼要、篇幅精悍,且易于上口、简便实用的中医经典之作是十分必要的。这就是我们决定编写这套丛书的初衷。
此套经典著作系列丛书,是在我给研究生开列的必读书单基础上,精选出来的最具代表性、短小精炼、易懂实用的著作。其中的校注部分也是我的研究生们在研读之余所作。本套丛书编撰历经三年之久,终于付梓,甚为欣慰。希望广大有志同仁,能够多多阅读中医经典著作,为继承中医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薄力。
本套丛书旨在帮助中医本科生、研究生及临床医生,从最基本的中医古籍经典人手,使有志于中医经典的中医之士有一个学习的门径。为了更易于流畅地通读全书,同时又没有各个注家的束缚,使读者能够自行体悟经典之中的奥妙之处,故本丛书不对内容进行阐释。
需要说明的是,中医著作何其丰富,其中更有许多中医名家、大家的鸿篇巨著,不仅对中医理论多有阐发,且文辞优美。本丛书所载之书真可谓九牛一毛,且限于本丛书的容量及读者的需要,这些大部头的著作难以载入,殊为可惜!
经曰:“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望同道们共勉之。
Golden-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