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老族”为何不断涌现?
- [Author]摘自《华龙网-重庆商报》
- [Category]
News
- [Key-words]啃老族
- [Profile]在中国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年龄在20至30岁之间,虽有谋生能力却不工作,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完全靠父母过活。人们将他们称之为“啃老族”。
- [Issue-date]2010-08-02
- [Last-time]2025-05-05 02:40:46
- [View-times]964
Text
“啃老族”为何不断涌现?
---------------------------------------------------------------
华龙网-重庆商报报道“我不想找工作!”昨日上午11点10分左右,在解放碑人才市场招聘会现场外,一名身着深色防寒服的女子一边说一边举着拳头向一位穿枣红色上衣的大妈打去,双方扭打起来。不到一分钟,在场求职的市民制止了这起打架事件。穿枣红色上衣的大妈称,打架的起因是她逼在家“啃老”的女儿来找工作,为这事已发生多次打架。
穿枣红色上衣的大妈叫李群(化名),今年50多岁。她告诉记者,她的女儿20多岁了,学的文秘专业,大学毕业后去上海打工,因种种原因,她去年初要求女儿回重庆找工作,但一直没有找到适合的工作。因此,女儿怪罪她。
“工作没有找到,女儿脾气越来越打。”李群告诉记者,今日,她好不容易做通女儿的思想工作,一起来招聘会现场求职。到招聘会现场转了几圈,女儿在她的督促下在5家用人单位前填写了求职表,但是这几家单位都没有录用的意思。于是,她拉着女儿寻找求职岗位,这时,女儿就不耐烦了,破口大骂。
“我在家里没有用你们的钱,我自己能生活,不想找工作!”李群称,女儿边走边说,一走出市场,就握紧拳头向她打去。
点评:
在中国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年龄在20至30岁之间,虽有谋生能力却不工作,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完全靠父母过活。人们将他们称之为“啃老族”。
2008年度的就业报告显示,2007年有60万毕业生失业,其中10.99万失业学生心甘情愿地做起了“啃老族”。时至今日,这一数字正在逐步增长。而背后的“推手”又是谁?
如今,在我们的许多家庭,父母一直把子女视为“小皇帝”、“小公主”,生怕他们受一点苦,总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培养孩子方面,重养轻教、重身轻心、重分轻能、重智轻德,孩子在精神上是否独立、人格是否成熟,却少有关心。于是当初娇生惯养的溺爱,终于成为沉重的“高利贷”。本该是创业的一代,却变成“啃老”的一代,“享受的一代”。父母对子女的过度溺爱,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人格发展形成了最大的障碍。家庭就是浓缩了的社会,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适应能力,那么孩子对社会生活的多样化也会更快更好地适应。
Golden-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