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你该姓什么
- [Author]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育才双语学校 孙军
- [Category]
Free Reading
- [Key-words]分数 考试
- [Profile]同样的考试,同样的分数,不一样的对待,效果截然不同。我想,如何发挥考试的评价和激励作用,需要给分数重新定位,让它姓“师”,成为教师宣判的指挥棒,还是让它姓“生”,成为学生反思补缺的激励棒呢?
- [Issue-date]2010-08-04
- [Last-time]2025-05-05 02:50:25
- [View-times]1015
Text
分数,你该姓什么
我从教多年,一直为学生考试时的粗心头疼,经常采用当堂公布成绩的方式,以此作为对学生的鞭策和刺激,直到有一天,我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那天早晨,学生刚吃完饭回到教室,我公布了昨天的考试成绩并让他们领回自己的试卷。李琦接过自己的试卷就撕碎了。他这次考试不及格。我看他撕了试卷,就训斥到:“考不好怨试卷吗?也不找找自己的原因!”没想到李琦彻底爆发了,和我吵了起来。我叫他坐下,一边生气一边上课。下课后,我把他叫到办公室了解情况,他还是一副深受委屈的模样,冲我嚷:“我不就是学习不好吗?你能怎样?”
打发走李琦,我陷入了沉思。李琦学习基础不好,接受知识慢,而且没有好的学习习惯,成绩一直偏下,但这次是第一次考不及格。从他的反应来看,他很在乎自己的学习成绩。之所以如此激动,主要因为公布分数伤害了他的自尊心。看来对于学困生,每一次公布成绩都是一次心理磨砺,是一次对自尊心的挑战。在不断的刺激下,他们逃避伤害的方式有时化为冷漠,有时把自己变成一只刺猬,借此躲避伤害。那么,怎样让分数变成一种激励而不是伤害呢?我开始了探索。
又一次考试,我没有给李琦打分。我把他悄悄叫到办公室,让他改正自己因粗心而出现的错题,然后才给他打分,他很高兴。在班里公布成绩,李琦的进步换来大家热烈的掌声,李琦很自豪。以后每次测试我都这样给他打分,这成了我们之间的秘密。渐渐的,李琦不再害怕考试,粗心的毛病也逐渐减少。最主要的,我们师生之间的关心又和谐起来。李琦正沿着我设计的路线一点一点的进步。
后来,我把这种方法推及到其他几位学困生,然后推及到全班,让每个学生都先找出自己粗心出的错,改正后加上因粗心而失掉的分数。慢慢的我发现,学生的粗心情况大有好转,可能是他们不好意思一次次在原有分数的尾巴后加分吧。
点评:
同样的考试,同样的分数,不一样的对待,效果截然不同。我想,如何发挥考试的评价和激励作用,需要给分数重新定位,让它姓“师”,成为教师宣判的指挥棒,还是让它姓“生”,成为学生反思补缺的激励棒呢?
Golden-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