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3项专利的“差生”
- [Author]摘自《中国青年报》
- [Category]
Free Reading
- [Key-words]专利 差生 优生 尖子
- [Profile]在传统的教育体制下,老师盼着孩子好好学习,成绩出类拔萃;家长对如何培养孩子健康的身心懵懂不知,一门心思培养“尖子”,对孩子在某一方面表现出的特长或兴趣视而不见或中途扼杀,无形中阻碍了孩子的发展。其实,简单地说,教育也是一种产品,学生要能够为社会使用,教育和任何商品的生产一样,要“以销定产”。一个学生考多少分不是最重要的,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才是最重要的,应该更多地关注孩子的未来。一个老师的眼界决定了学生的眼界,只要学生在某一方面有特长,我们就要正确对待。是“优生”还是“差生”,取决于我们的观念,以及是否给予其正确的引导和帮助。
- [Issue-date]2010-08-04
- [Last-time]2025-05-05 02:48:36
- [View-times]865
Text
有23项专利的“差生”
曾经全校倒数第一的16岁小发明家牛培行“玩”出了23项专利。牛培行是山西大学附中高一的学生,尽管中考成绩没有达到录取线,却因他的23项专利被破格录取。几个月前,牛培行便带着他的发明“汽车防撞救护装置”,参加了“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比赛。更让他高兴的是,他的另外两项发明“电子琴鞋”和“虹吸管”被美国的一家投资公司看中,并已经签订了购买这两项专利的意向书。牛培行的发明创造随处可见,停电了,他想到在笔的两端安装发光二极管和纽扣电池,制作“电光笔”;看到老师上课时,经常要擦黑板,粉笔灰飞扬,他就尝试利用皮带输送原理让黑板转动起来,在转动中板书也被后面的黑板擦擦干净了;冬天乘公共汽车,扶着裹着毛线的护栏,他竟想出利用汽车尾气输入护栏来取暖……。
为鼓励牛培行搞发明,山大附中专门为他准备了一间实验室。“在传统的教育体制下,这样的学生太少了。牛培行的成长,给那些有特长的‘差生’很多启示。其实,很多‘差生’有自己的优势,只是我们没有发现,没有重视,没有去发掘,没有引导。”他的老师说,“最重要的是我们不能对他们失去信心。”“他的发明就是他的玩具,自己制作的玩具就是发明。”牛培行的父亲说。
点评:
在传统的教育体制下,老师盼着孩子好好学习,成绩出类拔萃;家长对如何培养孩子健康的身心懵懂不知,一门心思培养“尖子”,对孩子在某一方面表现出的特长或兴趣视而不见或中途扼杀,无形中阻碍了孩子的发展。
其实,简单地说,教育也是一种产品,学生要能够为社会使用,教育和任何商品的生产一样,要“以销定产”。一个学生考多少分不是最重要的,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才是最重要的,应该更多地关注孩子的未来。一个老师的眼界决定了学生的眼界,只要学生在某一方面有特长,我们就要正确对待。是“优生”还是“差生”,取决于我们的观念,以及是否给予其正确的引导和帮助。
Golden-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