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 Reading
- 遭遇美国教育(10)-学习要解决实际问题[文/高钢 原文刊于《北京文学·精彩阅读》--遭遇美国教育 文/高钢--学校就是在这样的活动中,让孩子们知道,一切学习最终都是要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要勤于动手,要勤于思考,要实事求是。]---2011-07-07
- 遭遇美国教育(11)-不知不觉地塑造了人[文/高钢 原文刊于《北京文学·精彩阅读》--遭遇美国教育 文/高钢--谁要是认为美国开放自由的教育模式,是放纵学生,是让学生们有机会偷懒耍滑、投机取巧,那就错了。对孩子们高强度思维的训练,对孩子们高强度吃苦精神的训练也是美国教育中的重要内容。]---2011-07-07
- 遭遇美国教育(12)-令人忧心的道德教育[文/高钢 原文刊于《北京文学·精彩阅读》--遭遇美国教育 文/高钢--从爱护小小的蜂鸟开始,美国小学让孩子们学会了爱。到了中学,同情心和责任感就是美国教育中强制性的要求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究竟应该怎样设计和建造孩子们的精神世界?]---2011-07-07
- 遭遇美国教育(13)-粗疏的教育方式[文/高钢 原文刊于《北京文学·精彩阅读》--遭遇美国教育 文/高钢--对孩子的道德教育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我想应该是爱!人,只有懂得爱,一个人才能善良,才能正直,才能有同情心,才能有责任感。爱心或许是人的一切道德行为的基础。]---2011-07-07
- 遭遇美国教育(14)-爱心是怎样萌发的[文/高钢 原文刊于《北京文学·精彩阅读》--遭遇美国教育 文/高钢--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就是被这样的故事感动的,他们不仅去听,去看,而且参与其中。孩子最初的爱心,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萌发的。]---2011-07-07
- 遭遇美国教育(15)-我们为何这样冷漠[文/高钢 原文刊于《北京文学·精彩阅读》--遭遇美国教育 文/高钢--我的同学谈起这件事情的时候,感慨地说:“没有对百姓疾苦的同情心,没有忧国忧民的精神,怎么能当新闻记者!”]---2011-07-07
- 遭遇美国教育(16)-只有标语口号[文/高钢 原文刊于《北京文学·精彩阅读》--遭遇美国教育 文/高钢--美国人为孩子们提出的这些道德规范不仅让孩子们知道社会要求他们去做什么,而且让孩子们知道怎样去做。]---2011-07-07
- 遭遇美国教育(17)-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文/高钢 原文刊于《北京文学·精彩阅读》--遭遇美国教育 文/高钢--美国人认为,人不是天生就具有什么高尚的情操的,高尚的情操需要培养教育,甚至需要长时间的培养教育、陶冶和训练。于是,他们会一边用各种方法“循循善诱”地引导孩子们去追求真善美,同时,也会用一些强制性手段教你去做一个好人。]---2011-07-07
- 遭遇美国教育(完)-不造作的精神[文/高钢 原文刊于《北京文学·精彩阅读》--遭遇美国教育 文/高钢--我们的道德教育什么时候摆脱了那种虚无飘渺的纯粹的“精神倡导”,什么时候让孩子们领悟了道德修养与切身利益之间的深刻联系,我们才能锻造出真实而不虚伪、自觉而不造作的高尚灵魂!]---2011-07-07
- 行业名校:北京印刷学院[北京印刷学院 http://www.bigc.edu.cn--北京印刷学院 http://www.bigc.edu.cn--学校以“立足首都,服务全国”为办学宗旨,肩负着为我国印刷、包装、出版等媒体与传播业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重任。]---2011-06-29
-
Golden-Book